江戶天文台跡
江戶時期的司天台位於現在東京淺草橋三丁目,但什麼都沒有剩下,只有個「天文台跡」的告示。
根據現存文獻的描述,淺草天文台原本應該長這樣:
高約9.3公尺,長寬約5.5公尺x4公尺,上下所用的石階大約四、五十級。幕末有名的浮世繪「富嶽百景」裡面也有幅畫是淺草天文台上的渾天儀,背景是富士山。
淺草天文台的正式名稱為「頒曆所御用屋敷」,是當時負責編曆的天文方進行觀測與工作的地方。不過這座天文台建於天明2年(1783),離《天地明察》裡的渋川 春海(安井算哲, 1639-1715)當上天文方已經約100年。與淺草天文台相關的是另一位有名的天文方高橋至時(1764-1804)與高橋的弟子伊能忠敬(1745-1818)。之後,幕府聽從至時的兒子高橋景保(1785-1829)的建議,在天文方之下設立專門翻譯「蘭學」書籍的機構「蕃書和解御用」,成為引入西學的重要先鋒﹝這不就相當於清朝的同文館!﹞不過景保卻因與外國人交往過密,涉及地圖外流的「Siebold 事件」而死於獄中,實在可惜。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