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連百年建築
發現這邊有套昭和時期發行的大連三十二景明信片,正好拿來對照這趟去大連看到了哪些。
要一一核對大概是沒那時間了,就只貼幾個容易認的。
最好認的還是這個,日本橋後面的東清鐵道汽船會社事務所
日本橋現在還在,而且按圖索驥,我們這次應該有走過,但我現在幾乎一丁點印象都沒有了。
日本橋前的大連中央郵便局
現在還是郵電局
台北的明治橋「光復」後就被改叫作「中山橋」,中國人回收了大連之後,眼裡也一樣容不下日本橋這種名字,就把它改成了勝利橋。台北的明治橋2002年被馬英九給拆了,現在只剩殘石一堆。日本橋到現在還堅忍不拔,繼續在服務廣大群眾。不過看到百度百科上只說了最早是俄國人在這邊建了一座木橋,半個字都沒提是日本人把木橋改成現在的鋼筋水泥橋,真不曉得該說哪座橋命運比較好。這般對待歷史的手法,台北跟大連很可以考慮結為姊妹市。
下面是南滿州鐵道株式會社大連本部
有些破舊了。現在掛的招牌是大連鐵路住房交易站。
以下幾棟都在中山廣場圓環邊上。
右邊是大和HOTEL,左邊是市役所
從另外一張古明信片上可曉得大和HOTEL以前的大門口就有鋼筋遮陽棚。
左邊紅磚的是警察署,右邊是朝鮮銀行
明信片上還有幾間應當是中山廣場周圍或附近的建築,就省略跳過囉。
離開中山廣場,接著是大連滿州資源館。這館後來有段時間作為自然博物館,現在看來是空屋一間,而且保存狀況不優。
就不要問我那些紅紅綠綠的是什麼了,下面有圖給大家自己欣賞,好柯P美學ㄚ………
現在的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
除了樹長大了,建築外觀看來跟當年一模一樣。從明信片上的介紹看來,顯然當年這是間讓日本人相當自豪的醫院:「内容外觀共ニ東洋一ノ完備ナレシ大連醫院。(工費六百余萬円)」
最後,這棟是在大連港附近照的,當時沒走近,但從明信片上看來,大概是以前的大連埠頭事務所吧。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