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坂丘上
前幾天,台北為了隨機殺人事件又吵得沸沸揚揚之時,我在九州的行程也差不多走到了最後。長琦第二日,第一個目標是二十六聖人殉教地。
天主教約莫在同一個時期傳到了中國與日本。兩國採取的對應措施也差不多:對做生意的西洋人採取隔絕措施,以杜絕他們夾帶傳教士或者傳教工具的機會。同時也對自己的國民下達禁教令。不過日本禁教的早,而且執行異常嚴格。相比之下,清代的禁教,只能算是道德勸說而已。
長崎西坂山丘上的26位殉教者是西元1597年被捕,其中20位是日本人,6位是西洋人。除了三位耶穌會成員,其餘都是方濟各會士與信眾。這些人先被割去了一個耳朵,然後遊街示眾一般,趕著他們從京都徒步走到長崎受死。選在長崎處死這群人,自然是幕府曉得長崎—甚至整個九州—信眾特別多,連信教的籓主、大名都有。所以要殺雞儆猴,拿他們的命來警戒世人。不照一般慣例在市區執行死刑,而到郊外的小山丘上,據說也是刻意「你愛信是吧?那我就讓你像你的神一樣死法」。之後,西坂山成了禁教時期長崎處死與酷刑天主教徒的專門地點。這26人不過是第一批,據說之後兩百年間總共有約600人喪命於此。酷刑與處死的方法也日新月異,從磔刑、砍頭到火刑、倒吊,只有想不到的,沒有做不出來的。
2012年,信眾在上面照片的小綠地上種了26棵茶樹,紀念他們封聖150周年。據說當年他們受礫刑時,十字架就是立在這邊。我站在那裏時,一直張望打量:「這地方這麼小,怎麼擺得下?怎麼擺得下?」也許生命對我還是太貴重了些,所以不太能接受這麼一小點空間,就可以把一大群人給解決了吧。
紀念碑右邊是西坂教會。之前看介紹時覺得它的雙塔好醜!但到了這裡,忽然就感受到雙手對天伸展的意境了。不過我在紀念碑後面的紀念館已經逛太久了,就沒過去西坂教會逛。
長崎各處景點的說明、告示,一般都是日英中(簡體)韓並列。就算沒有中韓文,幾乎也都有英文,內容也很完整,所以參觀很方便。這個紀念館雖然名為二十六聖人紀念館,但除了這26人的事蹟之外,其實收藏與介紹內容,比較符合宣傳告示的小標「長崎基督教徒史」,認真走一趟就等於上了一堂長崎基督教徒史的好課,非常值得。不過紀念館內不可照相,所以我只拿了裡面的幾張簡介回來。
照片中的Paul Miki 是26位殉教者之一。
延伸閱讀